1、大益国典60生茶:
它精选勐海古茶园大树原料,并经6年光阴自然陈化而成。国典60每套为一生一熟两款普洱饼茶,每饼重量1公斤,经过精心的产品设计制作,无论内质外形都已臻于,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藏与馈赠之选。作为大益茶“六年陈”产品,其原料珍贵稀少,故该茶限量发行千余套,集中于广州茶博会上进行推广;
2、大益“天人八部”·千古梅芳(熟茶):
以勐海茶区大叶种乔木茶原料为主,经传统工艺发酵,发酵程度偏轻,芽叶肥壮匀整,金毫显著,褐红油润,汤色红浓透亮;滋味浓厚,富有层次感;口感饱满浓酽;陈香初显,纯正优雅。传世兰韵(生茶)精选云南大叶种乔木原料拼配而成,饼形厚实、周正,条索粗壮,色泽黄绿,显白毫。汤色金黄透亮;滋味浓醇,口感柔美协调,回甘快而持久,茶叶内含物丰富,经久耐泡;花蜜香纯正高扬,叶底黄绿肥壮,富有弹性;
3、大益2012年70周年纪念茶黄金岁月金瓜7公斤典藏品:
精选勐海地区核心古茶山的大树茶为原料。形似南瓜,饱满圆润,厚重大器;芽叶肥壮,条索舒展;色泽墨绿油润,白毫中透出金黄,汤色橘黄透亮,富有粘稠感,滋味浓厚饱满,口感丰富协调富有层次感,回甘生津快而持久,陈香馥郁,高雅持久;
4、大益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年珍藏纪念茶:
百年珍藏”校庆纪念茶,是大益茶业集团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精心打造、量身定制的一款精品普洱生茶。其精选古茶山的大树茶为原料,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其绿色生态、内含物丰富的特点,历经四年时光自然陈化,品质。
5、大益2011年高山揽月青砖:
精选普洱茶原产地澜沧江流域勐库地区大树茶为原料;精心萃取自然生态的勐海高山古生茶园陈年茶菁,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拼配而成,汤色橘黄透亮,滋味醇厚干爽、回甘持久清香。
1942年,佛海服务社又收购紧茶一万余担,正当所有人以为一座茶业巨头即将冉冉升起的时候,的日军又来了,日军攻入缅甸,天上的飞机像苍蝇一样接连不断的实行。无奈之下,范老下达了撤退命令,员工先后抢运了数千担紧茶到印度以后立即撤回佛海,两千余担紧茶全部在佛海分散到参加联运的十余个茶庄,这样即使被日机,也不会一次全部损失。
值得庆幸的是,机械化制茶减少了人工,即使面对如此高频的,佛海茶厂仅仅预留三名员工即可,机器在、厂房在,每年还可以少量制作茶叶,维持基本开销。范老则带着茶厂的大部分员工撤回昆明。其实这个时候的佛海茶厂,基本已经和范老没有太多关系了,即使到了1950年佛海茶厂被国家接管,茶厂常年由一群副厂长同谋同策,彼时的范老,也不过45岁。据悉,因为各种原因,胜利后,范老没有选择回到佛海,而是直接去了宝岛台湾,仍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但是由于台湾土地改革的影响,茶厂转向。失业的他只得重操留学时期的旧业,靠制作仿古漆器为生,一个不注意又混成了中国漆器方面的大师,甚至写下了著作《中华漆饰研究》一书。
范老的晚年去了美国, 离开前,他也将自己多年制作的未售精品漆器捐赠给了台北华岗博物馆。至于茶,则成为范老的一种精神,永远留在了云南,并且留存到了现在。
1989年,范老与世长辞,享年84岁,一代茶叶大师,漆器大师的传奇落幕,由他创办的佛海茶厂(既勐海茶厂)是国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风云中诞生,在日机的中撤离,为时虽然短暂,但它以高起点、高格局开创了国家大宗机器制茶的先河。范和均先生和他的“战友们”在乱世之中给中国茶业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技术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赋予了此后的大益品牌一抹亮丽的殷红底色。
2月14日还没有上市今年的春茶,如果是去年的老班章,59.9元每片的价格也已经算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去年的老班章秋茶每公斤在3000元左右,就算是(老叶子),也得500至600元/公斤。如果用秋茶的毛茶制作,每片茶357克,不计人工、物流和损耗以及中间的推广费,原料就需要1071元。
不要说59 .9元/片,就算是599 .9元/片,你觉得你能买到老班章?
也许你会坚持是真的,也许还真有一两片老班章的叶子。
佛山茶协副会长王全好认为,茶叶的拼配应该有一个标准,比如家具行业对于实木家具要求的是至少整体框架必须是实木,那么在一款拼配的茶叶中,如果打某个山头的名字,主茶应该达到一个百分比,20%还是30%或者50%,如果没有这个标准,这个市场就很乱。
但是这个标准的制定并不是佛山茶协能推动的。王全好认为,至少在流通环节都无法推动这个标准,能够制定并推行的只有在产地。
在老班章村,今年的毛茶每公斤销售价5000元以上,如果打着老班章的茶至少需要50%的原料是老班章,那么每片的原料成本超过892 .5元。在老班章村,每个路口都能见到村民把守,把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把其他村的毛茶带进老班章村里滥竽充数。
找茶
去老挝、缅甸寻古树茶
不过找茶是门技术活,就算进到老班章村,你能肯定你喝的就很纯?杨琴敏至今还记得她和丈夫2010年去老班章村买茶,村民都说自己的是老班章,泡了三款让他们品。“茶喝多了会迷糊,如果不懂茶,很难喝出哪款是纯的。”杨说,那一天,她丈夫认为简直就是,考的是对老班章的功力,品不准就意味着买的茶不值这个价格。
找茶几乎是所有茶商在西双版纳的头等大事。在今年媒体报道的东莞茶商中,直接的印象就是砸钱,“拎着装满整扎崭新的大挎包,一路拜访布朗山、老班章等茶区的茶农。凡是曾合作过、供货比较可靠的茶农,都留下10万至30万不等的现金,作为收购头春茶的订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