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是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组分的混合液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一类物质。其作用原理是在乳化过程中,分散相以微滴(微米级)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乳化剂降低了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界面张力,并在微滴表面形成较坚固的薄膜或由于乳化剂给出的电荷而在微滴表面形成双电层,阻止微滴彼此聚集,而保持均匀的乳状液。从相的观点来说,乳状液仍是非均相体系。乳状液中的分散相可以是水相,也可以是油相,大多数为油相;连续相可以是油相,也可以是水相,大多数为水相。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为了表示乳化剂的亲水性或亲油性,通常采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反之,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各种乳化剂的HLB值不同,为了获得稳定的乳状液,必须选择合适的乳化剂。
2017年,JECFA 评价的食品乳化剂及具有乳化功能的食品添加剂一共有114种,有INS号的104种。其中种类多的是多元醇脂肪酸酯类(33种) ,包括丙二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糖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及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等。另外改性淀粉16种,磷酸盐、有机酸及其盐类31种,植物胶类12种,纤维素及其衍生物8种,其他如磷脂类、酪蛋白酸钠、皂树皮提取物等14种
咪唑啉理化性质
咪唑啉是强碱性、低熔点固体。可溶于大多数有机i溶剂,具有优良的起泡性、净洗性、乳化性、耐硬水性、抗静电性和柔软织物等性能,且具有无毒、高生物降解等特点,还具有杀菌和消毒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它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稳定,可同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伍。
分子结构
咪唑啉学名为间二氮杂环戊烯,呈现白色针状,其母体结构是咪唑,二氢取代咪唑后成为咪唑啉,其杂环大小与咪唑一致。
柔顺剂离子分类
柔软整理剂按离子性来分有阳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i性季铵盐型四种 [1]。阳离子型柔软剂是使用广泛的一类,它又可分季铵盐型、脂肪酸酯型、右蜡型、聚乙烯型、有机硅树脂型等,其中季铵盐型柔软剂在阳离子柔软剂中占有较大比重,主要有单烷i基季铵盐、二烷i基季铵盐、烷i基酰基季铵盐、吡i啶季铵盐型和咪唑型柔软剂等,季铵盐型柔软剂中单烷i基季铵盐由于毒性大、生物降解性差等已逐渐被淘汰;二烷i基季铵盐和烷i基酰基季铵盐的毒性虽比单烷i基季铵盐低,但其生物降解性很差,会杀i死生物菌且易在污水处理时被污泥吸收而污染农田,因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在德国、荷兰等国停止使用,欧盟在2002年5月15日发布的Eco-Label中明确禁止使用双[氢化牛油烷i基]二甲i基氯化铵、双[硬脂酰基]二甲i基氯化铵与双[牛油烷i基]二甲i基氯化铵和由它们组成的制剂或配方;至于咪唑型(如柔软剂IS)和吡i啶季铵盐型(如VelanPF)等阳离子型柔软剂的BOD小、用传统的生化法来处理降解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