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杯基中心线弹线未验方。
2.杯基上段模板支撑方法不当,浇筑混凝土时,杯芯木模板由于不透气,相对密度较轻,向上浮起。
3.模板四周的混凝土振捣不均衡,造成模板偏移。
4.操作脚手板搁置在杯口模板上,造成模板下沉。
5.杯芯模板拆除过迟,粘结太牢。
1.杯形基础支模应首先找准中心线位置及标高,先在轴线桩上找好中心线,用线锤在垫层上标出两点,弹出中心线,再由中心线按图弹出基础四面边线,要兜方并进行复核,用水平仪测定标高,然后依线支设模板。
2.木模板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间距,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3.杯芯木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应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
4.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衡下料并振捣。
5.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6.拆除的杯芯模板,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及混凝土凝固情况来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拨动。较大的芯模,可用倒链将杯芯模板稍加松动后再徐徐拔出。
【分析】
不掌握混凝土侧压力对模板的影响程度,使用的模板柱箍材料截面及刚度小,柱箍设置的间距大,浇捣混凝土的侧压力会将模板柱箍向外推移,柱箍被拉开,造成模板爆模,混凝土漏浆、不密实,形成蜂窝或孔洞,混凝土截面尺寸超过允许偏差值。
【措施】
根据柱子的混凝土重量、截面尺寸、侧压力大小,合理选择柱箍的用料。柱箍的间距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每隔600~1000mm加设一道牢固的柱箍,柱箍应卡紧模板,防止爆模。
【分析】
1.柱箍间距太大或不牢,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侧压力拔出。
2.板缝不严密。
3.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4.柱模未保护好,支模前已歪扭,未整修好就使用。
5.模板两侧松紧不一。
6.模板上有混凝土残渣,未很好清理,或拆模时间过早。
【措施】
1.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
2.柱子支模板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3.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断面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准确。